选择饵料的误区
有些地方灭鼠以人的喜好来选择饵料,配出的毒饵,有的鼠种爱食,有的鼠种却不喜欢吃,甚至各种鼠都不嗜好。个别地方用卤猪耳、油条等做饵料,成本高,效果并不佳。鼠类的味觉、嗅觉与人类大不相同,鼠种不同,其嗜好也不相同。如褐家鼠食性杂,喜欢荤、水分多及甜味食物;黄胸鼠虽为杂食性,偏素食及酒味东西;而小家鼠则嗜好种子类食物。所以,应根据靶鼠的生理生态和摄食行为特性来选择饵料。因此,饵料也是灭鼠成败的关键因子之一。南方宜选择新鲜稻谷作饵料,稻谷适口性好、不易霉变及更安全。大米易破碎、霉变而影响适口性。
投饵量的误区
灭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毒饵使用量,特别是应用慢性抗凝血灭鼠剂,又称为多剂量灭鼠剂。因其对鼠作用缓慢,因此,其使用量不能如急性杀鼠剂那样用量少。有些地方分配毒饵时,效益好的单位,多发;反之,则少发;单位领导重视的毒饵多,不重视的毒饵少。而不是根据鼠密度高低来分配毒饵量,造成效益差的重点单位和其它鼠密度高的地方,毒饵量不足,从而影响到全局灭鼠效果。
投饵方式的误区
鼠种不同、鼠药不同、地方不同,投放毒饵重点也不相同。由于鼠种不同,其活动地方不尽相同。褐家鼠多在地面及近水源处栖息;小家鼠喜欢较干燥的中层橱柜中活动;广布南方的黄胸鼠主要在建筑物的上层繁衍。通常化学灭鼠,多注重地面布饵。灭鼠后残留鼠多为小家鼠和黄胸鼠。目前,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及交通运输等原因,黄胸鼠从东洋界已跨过黄河,在古北界—陕西、甘肃、宁夏有分布,并有覆盖全国之势。在西安家鼠中,1988年黄胸鼠占54.17%,为优势种。因此,放置毒饵应少粒多堆,注意高层布饵。如阁楼、柜顶及吊顶等高处的毒饵投放。抗凝血灭鼠剂的慢性毒力远高于急性毒力,一次性投放毒饵,不能充分发挥药效,应用此类药物不要性急,须分次投放毒饵才能提高灭鼠效果。一个单位的鼠类分布并不均匀,且年间也有变化,不能简单地均匀投放毒饵。投饵前应先调查或仔细观察鼠类分布,重点部位,投放毒饵量要足。
配制毒饵的误区
配制毒饵不应随意提高毒饵浓度,浓度过高会影响鼠类适口性,造成鼠类拒食,灭鼠效果不好。因此,毒饵须根据药物、饵料特性及当地气候情况来制备。如根据鼠药(多为原粉)的溶解性来选择恰当的溶剂(有的溶剂会影响鼠类适口性)。否则,溶解不充分,造成毒饵浓度偏低,影响灭鼠效果;带壳饵料配制须比不带壳饵料适当提高浓度,制备时间也要长些,如带壳饵料配制,夏季须7—8个小时即可,冬季则要24小时。在多雨季节,为保障灭鼠效果,也适当提高浓度。盐与味精不一定能提高鼠的适口性,2%的盐可提高黑线姬鼠的适口性,但会影响褐家鼠等其它鼠的适口性,它们同时配伍使用还可令鼠产生厌恶和拒食,因此,应慎用。注意:要选择好饵料(霉变饵料鼠不食)、用清水、配准药、常翻拌、浸足时,装药液及稻谷的容器须不漏,不用装过农药的器具。